模具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渗碳、氮化处理,接下来给介绍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他们的作用。
首先退火过程是将金属或是合金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时候随着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将刚加热到奥氏体化后在进行珠光体的转变,这就是退火的过程。而它的作用就是降低了钢的硬度提高可塑性,好进行后续的处理,同时消除钢中的内应力,防止其发生变形和开裂。
正火则是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30一50℃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正火的作用就是可以消除钢中的网状碳化物,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i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作用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回火是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回火的作用是可以将低工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形和形状变化的情况。
调质是使钢件获得比退火、正火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也可以作为模具零件淬火及软氮化前的预先热处理
渗碳是使模具零件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留原的良好韧性和强度,属于表面强化处理。
氮化是为了提高模具零件表面的高硬度和耐磨性,使其可以应用于工作负荷不大,但耐磨性要求高及要求耐蚀的模具零件。